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圖強黨總支率隊前往延安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發布時間:2019-07-04
為慶賀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在公司的大力支持與圖強黨總支的精心組織下,圖強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一行六十余人于“七一”黨的生日之際,前往陜西延安開展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學習提升活動,實地體會“延安精神”偉大光輝。
經過十余小時的車程,圖強學習隊伍終于在6月29日晚抵達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6月30日一早,中國共產黨黨員、圖強咨詢董事長在開啟延安之旅前向大家作動員講話,他深情的向大家簡單介紹了“延安”這塊土地所承載的歷史、蘊含的革命精神,并希望大家在本次學習中思考“長征為何選擇延安”。他還說:“每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每位黨員都要做好表率,做先鋒、做模范。”
6月30日上午,圖強黨總支學習隊伍抵達了本次延安之旅的第一站——王家坪革命舊址。黨中央進駐延安后,軍委和總部機關在這里領導根據地軍民堅持了八年抗戰。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進攻。1947年3月18日,毛澤東、周恩來率部由這里撤離,轉戰陜北。在王家坪革命舊址內,更有當地群眾自發為前來學習的游客們帶來安塞腰鼓等節目表演,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圖強黨總支學習隊伍在為精彩的表演喝彩的同時,也深受感動。
參觀過王家坪,圖強黨總支學習隊伍乘車前往新農村建設的典型、習近平總書記插隊生活七年的梁家河村。當年,16歲的習總書記以一名北京知青的身份來到梁家河村,從“什么都不會”到“一把好手”,從“不了解”到“接地氣”再到深深熱愛這片魂牽夢繞的土地。那時候,還是少年的習總書記帶領梁家河村民和插隊知青們打壩淤地造就良田,建成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在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日子里,習總書記與人民群眾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他后來離開梁家河村時,13名社員把他送到了延川縣城。離開陜北后,他先后幫村里通了電、修了橋、翻建了小學,還把身患重病的農民朋友接到福建治病,自己掏錢支付全部費用......這是習總書記心系群眾、一心為民的縮影,他心里裝著的,是全國上下千千萬萬個“梁家河”。我們要向習總書記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新時代合格黨員!
7月1日黨的生日這天,圖強黨總支學習隊伍前往延安之旅的第三站——楊家嶺革命舊址。這里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舊址。從1938年至1940年,1942年至1943年,中共中央曾在這里領導了中國抗日戰爭,領導了著名的延安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毛主席在此寫了《反對投降活動》、《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許多重要文章。7月1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圖強黨總支有幸邀請到中共延安市委黨校副校長劉延生為我們圖強黨總支上黨課,主講延安時期的黨群關系、軍民關系,號召我們的黨員隊伍要不忘初心,堅持為人民服務,大家深受教育和啟發。在這里,我們的學習隊伍還共同唱響了紅歌《東方紅》,在歌聲中,我們的信仰更加堅定,我們的意志愈發堅韌。
中共延安市委黨校副校長劉延生同志
為圖強黨總支全體學員上黨課
伴著響亮的紅歌,圖強黨總支學習隊伍來到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內,大家見到了許多如手稿、物件、照片一類珍貴的藏品,這是我們中華民族那段生死存亡歷史里的見證,激勵著我們不忘歷史、頑強拼搏,努力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棗園。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準備。圖強黨總支學習隊伍在此參觀了中央書記處小禮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張聞天、彭德懷舊居、“為人民服務”講話臺等歷史遺址,同時在棗園內毛主席等偉人塑像前莊嚴宣誓,重宣入黨誓詞。
7月1日晚,在圖強公司的支持下,圖強黨總支學習隊伍前往延安東方紅大劇院觀看舞臺劇《延安 延安》。舞臺劇以一位革命先輩的視角,還原共產黨人在為民族解放奉獻青春、甚至犧牲生命偉大義舉的同時,有血有肉、真實飽滿的人生,讓在座的同胞們備受感動、熱淚盈眶。
如今,延安見證了中國革命艱苦歷程的排排窯洞已經成為珍貴的歷史遺跡,讓人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經的是怎樣一段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給后來人以警醒與力量。當時那么艱苦的環境下,老一輩共產黨人都能艱苦奮斗,帶領人民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現在我們一定能夠戰勝各種困難,為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永懷赤子之心,永葆奮斗之志。圖強黨總支、圖強咨詢將繼續全力以赴,回饋人民回報社會,打造圖強夢,實現中國夢!
上一篇: 壯麗七十載,奮斗新時代——圖強黨總支開展“慶新中國70華誕”相關主題教育、觀影活動
下一篇: 愿得此身長報國 ——金紫山社區黨委聯合圖強黨總支共同觀賞愛國題材影片《港珠澳大橋》